首页 投保产品 投保案例 资讯类

[资讯类]非法证券网站的打击与防范

 作者:dengzk  时间:2012-02-22 10:26

  近年来,一批不法分子利用其自行设立的非法网站,假借投资公司名义或冒用合法机构名称进行虚假宣传,从事非法证券经营业务或进行诈骗活动。

  一、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非法证券网站有以下几种形式:

  1.冒名顶替式:盗用合法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名称,拷贝合法机构简介、人员状况等信息,冒用公司标识,设立李鬼网站,蒙骗投资者。

  2.无中生有式:凭空捏造公司名称、地址、历史、从业人员、客户信息及反馈意见等信息,伪造公司工商执照、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证书以及“3·15认证站点”、“在线诚信企业”等各种备案认证资格标志,并链接入股市动态新闻,给投资者造成机构实力雄厚的假象。

  3.撒网钓鱼式:利用QQ、MSN等实时通讯软件,股吧、网站新闻评论等BBS以及个人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通过市场分析、个股点评等方式,营造出“草根证券专家”的形象。对与之交流有兴趣的网友,伺机发展成收费会员。这些专家在市场保持牛市时,高谈阔论,俨然“股神”;市场逆转时,则销声匿迹,逃之夭夭。

  4.移花接木式:以网络为平台,通过销售荐股软件、认购私募基金、介绍理财知识等等五花八门的形式,借合法营销活动之名,行非法证券活动之实,诱骗投资者钱财。

  二、典型案例——“假冒XX投资”案

  (一)主要事实

  河南投资者赵某来信反映:2009年6月,她接到一个自称是“上海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业务员的电话。此人在电话中告诉她,他们公司是专业带做股票的,想成为他们公司会员需每季度缴纳6800元,一个月保证40%的收益,到期达不到收益目标则双倍退回会员费并免费推荐股票直到达标为止;业务员还提供了公司网站。赵某上网查看了该公司网站,发现网站内容与业务员电话介绍内容基本一致,网站上还附上该公司营业执照,于是信以为真,就按照业务员要求,往公司账户上汇去了6800元会员费。之后,“上海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出售原始股的名义收取了投资者赵某78000元。赵某随后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于是写信至上海证监局反映情况,寻求帮助。

  (二)案件查处

  经调查,杨某等人涉嫌假冒上海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名义进行非法证券活动。鉴于涉案金额较大,相关人员已涉嫌构成犯罪,上海证监局随即将该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查处。

  (三)案件点评

  上海证监局充分发挥联合打非机制的优势,强化与公安、通讯、工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联合执法网络,始终保持了对非法证券网站的严打态势。自2009年以来,上海证监局在媒体上公开曝光了约400家被依法查处的非法证券网站。

  本案当中,不法分子假冒合法公司“XX投资”的名义,捏造公司地址、历史、从业人员、客户信息及反馈意见等信息,伪造公司工商执照、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证书等各种备案认证资格标志,并链接入股市动态新闻,网站内容具有高度的诱惑性和欺骗性,缺乏经验的投资者极易被骗。在当前众多投资者证券投资知识仍相对缺乏的背景下,未来一段时期内非法证券网站仍具有一定的生存土壤,社会危害性不容低估,投资者涉猎证券类网站时仍须保持足够的审慎。

  三、投资启示

  1.了解证券基本常识。带有“证券”两字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咨询机构需经证监会依法批准方可设立,依法经工商注册登记成立的公司,其名称中一般有“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字样。

  2.核实对方资质。可通过证监会或行业协会网站查询对方是否具有证监会授予的相关资质及相应官网地址,也可通过网络搜索对方相关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必要参考。

  3.不轻易留电话。保持必要的警惕,不随意在网站留电话或拨打免费荐股热线,以免被不法分子缠住而因小失大。

  4.多与亲朋好友商量。不法分子得逞的关键在于利用了各种似是而非的信息,与亲朋好友商量有助于降低风险。

  5.不对内幕信息、操纵股价等抱有幻想。利用内幕信息交易和操纵股价都是违法犯罪行为,投资者参与其中难辞其咎。

  6.不要轻易汇款至个人账户。合法机构依法应使用公司账户收款,使用个人账户收款即存非法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