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保产品 双微观察 投资者保护

注册制加速壳资源博弈,借壳两大标准遭挑战(12月31日)

 作者:yuankui  时间:2014-12-31 11:42

 

当前,IPO放行节奏限速(待审企业数约600家),注册制改革推行尚需时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热潮催生,其中,借壳上市亦频频出现,壳资源正上演最后博弈;不过,鉴于借壳标准已提高至等同IPO,难度不言而喻。

由此,上市企业、重组方、中介机构各出奇招、围绕控制权与资产规模解决问题,通过方案创新以规避借壳审查,因借壳上市的模糊界定从而绕开借壳标准之案例亦屡屡出现。

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放松是为提高并购重组效率,并非给拟上市企业规避借壳提供可乘之机,借壳审核等同于IPO体现了严格监管的基本理念。但在严格禁止借壳的创业板,已有通过创新来规避借壳禁令的苗头。

推陈出新的借壳案例为借壳的定义增添了更多注脚。而在修订后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修订后 《重组办法》)中,对于借壳上市的定义仍然保留此前的相关表述。

在修订后《重组办法》推出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曾介绍,对于借壳上市界定完善问题。既有一定程度上放宽个别标准的建议,也有要防范规避借壳的建议。鉴于借壳上市的定义是否需要调整还存在不同认识、还有待实践进一步检验,因此保留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表述。同时,证监会将加强对个别规避借壳的行为监管,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借壳等同于IPO企业绕道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4年前10个月,A股市场有1545家上市公司发生3200起并购,并购数量创历史新高。在此之前,该数据已从2011年的1087起增至2013年的2523起。

并购市场迅速膨胀,监管层也相应进行了调整。20143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完善并购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711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于1024日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修订后《管理办法》通过一系列措施,如提高审核效率和透明度、分道审核、现金收购不审、不强制对赌、定价三选一且可调整一次等;又如将可转债、定向权证和优先股纳入支付手段等方式,对并购重组起到了松绑作用。

1115日,据新浪财经消息,时任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的周健男在第十一届中国并购年会上透露,证监会参与审核的并购重组的案例已缩减到不足20%,约20%的并购重组需要到证监会审核,其余的完全是市场化方式,只要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修订后《重组办法》放松针对的是不构成借壳上市的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行为,取消审批,同时,涉及发行股份的并购重组仍需核准。

借壳上市的审核自去年底已明确为等同IPO”,这意味着对借壳方的审核在财务和法律上的要求更严格,华东一家券商从事并购业务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创业板不允许借壳。

据记者了解,在修订后《重组办法》中,对于借壳的定义没有重新界定,仍为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以及上市公司向借壳方购买的资产总额为上市公司前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总额100%以上这两个条件。另外,对于上市公司在12个月内连续对同一或者相关资产进行购买、出售的,以其累计数分别计算相应数额。

借壳等同于IPO存在很多硬性规定,例如要求公司成立3年、股本3000万、前期不能亏损等。为了规避更为严苛的审核标准,企业拟"借壳上市"时,往往绕道而行。上述并购人士指出,针对借壳定义中,规避控制权资产规模两个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摆脱等同于IPO审核命运。

不过,今年创新案例层出不穷,例如顺荣股份、海隆软件等并购重组资产虽然超标,但通过层层设计,控制权未发生改变,即未构成借壳。

还有的案例交易金额占资产总额比例超100%、控股股东变更但却未构成借壳上市,引起业内对借壳上市有关控制权发生变更应认定在哪个层面存在争议。

控制权变更界定存争议

20141118日,停牌逾4个月的中纺投资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方案,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安信证券100%股权,涉及金额达182.72亿元,同时募集不超过60.91亿元的资金,用于补充证券业务资本金。

从该案例看,在中纺投资收购安信证券的交易中,交易金额占资产总额比例超过100%,并且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不过该方案称未构成借壳上市,引起业内关注。

具体分析,在控制权变更层面,草案显示,从中纺投资设立至今,国投贸易一直为中纺投资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35.99%,国投公司为国投贸易唯一股东。

本次交易完成后,国投公司直接持有上市公司39.21%的股份,通过国投贸易共计控制上市公司43.10%的股份,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中纺投资表示,重组完成后,虽然中纺投资第一大股东发生改变,由国投贸易变为了国投公司,但国务院国资委仍为中纺投资最终实际控制人,中纺投资实控人并未改变。因此,本次重组不构成借壳上市。

上述案例引起业内人士探讨的关键点在于,在《重组办法》中对于借壳上市的界定之一,即控制权发生变更应追溯到哪一层级?是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抑或最终实际控制人?

在中纺投资交易中,控股股东发生了变化,控制权从国投贸易变为国投公司,是否应被视为控制权发生变更?有市场观察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出了疑问,倘若该交易获准,是否意味着所有央企资产重组均能以实控人为国资委的理由,规避借壳审查?

资料显示,按IPO相关规定,发行条件其中之一为近三年内实控人未变更。由于安信证券去年11月控股股东由投资者保护基金变更为国投公司,因不符合规定,短期难以IPO;并且,修订后《重组办法》规定,借壳层面,上市公司购买资产属金融、创业投资等特定行业,由证监会另行规定,即安信证券等金融企业不具备借壳上市条件。

上述券商并购人士认为,此前申银万国、宏源证券合并,直接控制人均为汇金公司,不被认定为控制权发生变更的理由更充分。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中纺投资案例中,国投贸易为国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不用追溯到实控人国资委层面,也可视为控制权未变。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争议产生的原因在于,当前对于构成借壳上市的定义仍显模糊。

20141024日,在修订后《重组办法》发布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介绍,对于借壳上市的界定有一个完善的过程。鉴于借壳上市的定义是否需要调整还存在不同认识、还有待实践进一步检验,因此保留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表述。

创业板多家公司完成易主

在修订的 《重组办法》发布之后,证监会于112日通过问答形式,就并购重组募集配套资金提出了新的监管意见,将25%“红线严格化,避免大股东通过擦边球提高配套募资比例,以巩固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来规避借壳的做法。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些上市公司仍采取了通过先变更大股东、再分步注入资产等手段,试图规避借壳禁令。

创业板公司天晟新材的租壳案例是其中典型。20141022日,天晟新材发公告称,公司主要股东吕泽伟、孙剑、吴海宙、徐奕与成立于9月份的杭州顺成签署相关协议约定:杭州顺成以7.89/股的价格,受让吕泽伟等四人合计持有的天晟新材20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14%)。

同时,吕泽伟等将合计持有的7763.23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23.81%)所对应的股东投票权及相关权利委托给杭州顺成行使,时间为杭州顺成实际控制公司之日起的18个月。此举被市场喻为租壳

这倘若成行,就相当于"坐庄"合法化。一位券商并购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按常理,如果上市公司大股东认为自身难以经营好,那可以转给其他做实业的企业(相当于卖壳)。但这个案例(天晟新材案例)是大股东把经营权拱手让给PEPE能做的只是资本运作,追逐一些热点资产,然后股东与PE一起享受二级市场溢价再套现。最终事件引发监管部门关注,天晟新材1027日宣布取消租壳。

据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市公司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加强规范运作。深交所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求上市公司严格执行不得在创业板借壳上市的规定。此前,在修订后《重组办法》发布后,证监会曾表示要加强对个别规避借壳的行为监管,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上述券商并购负责人认为,类似玩概念的实控人易主给上市公司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此前三度易主、股权极其分散的多伦股份就已沦为空壳。监管层此番表态,是对创业板公司的集体警示,但从制度设计上进行完善方为根本。

资深经济研究人员熊锦秋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他统计,目前已经有约30家创业板公司完成了大股东易主,下一步资产重组、资产注入等操作或将随之而来。

例如,遭证监会立案调查、连续亏损、造假上市的万福生科1212日发布公告称,原第一大股东龚永福、杨荣华夫妇因1.4亿元债务问题,26.18%股权被司法划拨给桃源湘晖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桃源湘晖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卢建之。

现在万福生科控制人发生变化了,将来仍可采取缓慢注入新控制人资产的方式,来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只要未来12个月内注入资产规模没有达到前一个会计年度资产总额的100%以上,就不会构成借壳上市。熊锦秋向记者表示,这意味着创业板名义上不允许借壳上市,但上市公司仍可采取分步走等规避手段,实现变相借壳上市。

记者注意到,1212日万福生科复牌至今(1217日),股价连续三个涨停,。万福生科爆炒,凸显A股市场在退市制度、借壳制度等方面还有不足,完善制度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熊锦秋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