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保知识 双微观察 热点问题

机构视点(3月6日)

 作者:zhangy  时间:2013-03-06 10:38

  短线转向防御型配置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3月份地方将出台更多楼市调控细则,短期内房地产、建材等相关板块乃至A股仍面临较大的政策压力。此外,实体经济复苏还弱,地产调控是否会造成经济复苏延后,目前尚无法评估。总体上,短期内盘面风险有所加大,建议降低仓位,或转向防御型配置,如成长、中低端消费、医药、电力等,以度过市场的不确定性。待房地产调控和经济走势明朗后,再择机增加配置。

  等待两会后经济数据

  湘财证券研究所:我们认为,短期内调整的压力依然存在,两会后公布的经济数据有望可以看出未来市场的运行趋势。从基本面来看,PMI数据持续下行及分项数据显示生产和需求端持续下行,意味着经济景气低迷。同时,房地产调控政策力度加大,将进一步抑制投资投机购房,对中长期房价形成政策抑制,也将拖累中长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缓。货币政策边际效用的递减也制约市场估值水平的提升。从投资机会的角度,建议关注医药、军工、节能减排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全球流动性维持宽松

  兴业证券研发中心:我们认为,全球流动性仍将维持宽松格局,日、英或将接过进一步宽松的接力棒。近日美联储副主席耶伦再度发表讲话支持资产购买的推进,并指出即使失业率降至6.5%,美联储仍可能推迟加息。同时,本周是全球央行会议的密集期,澳大利亚、日本、英国、欧洲均将召开央行会议。近期被提名的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发言中继续维持鸽派的态度,同时英国央行在2月的会议纪要中也已表现出较为强烈的鸽派倾向,均显示这两大央行对全球流动性增量的贡献可能上升。

  从对中国的影响来看,我们认为全球流动性仍然维持宽松,叠加当前爆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意味着新兴市场的资金流入仍将持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人民币与美元软绑定,在美元升值而日元、英镑以及部分新兴市场货币贬值的背景下,相对美国的资金,中国对日本、英国资金的吸引力更大,因而如果日本、英国对全球流动性增量的贡献上升,可能使得资金流入中国加速。

  政策实施有两种路径

  东兴证券:国办3月1日颁布《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与此前几次调控最大的变化在于“二手房交易差价征收20%所得税”,我们大致判断政策实施演进的路径可能有两种。

  大概率的情况是,如果最终出台的各地调控细则较为严格执行“差价征收20%个人所得税”,而后续中央不出台保有环节的税收政策,那么相当于缩小存量供给,部分需求将被推向新房市场。那么将有助于二三线城市的新屋库存消化,也有助于后续房地产投资、地方土地财政的恢复。小概率的事件是,在“差价征收20%个人所得税”基础上出台保有环节的税收政策,那么相当于锁住房地产资产流动性后通过房产税挤压房价。

  如果第一种情况发生,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A股的风格偏好可能阶段性的转向中上游投资品。如果第二种情况发生,我们将系统性看淡A股。但无论未来房地产政策向哪种方向演进,短期之内都为A股市场增加了不确定性。

  调整或是买入时机

  中信建投证券:进入3月后,循序渐进的复苏将会面临短期调整的压力。一部分原因来自库存周期的内生性,表现是部分周期性指标将可能出现回落;另一部分原因是3月的政策预期。上周末公布的房地产国五条细则出乎意料,市场短期的解读分歧很大,波动加剧难以避免。而在3月后期则需要等待两会政策细则的明确来重回复苏的路径。基于对第二库存周期的乐观,我们认为调整可能也是一个理想的买入时机。